探寻陕西老武功旗花面

分类栏目:首页>>石占学院

川味串串香全套技术

驱车来到陕西老武功县城,寻一碗历史悠久的地方风味小吃——旗花面。县城街道两边均为两层复古阁楼,林林总总的店铺,其中旗花面馆就有七、八家。我们选择了其中最有名气的一家。

半晚时分,顾客不多,老板也悠闲自在。点上一份卤猪蹄、一份素拼、一盘旗花面,凑一份两人餐。

稍等片刻后,热气腾腾的旗花面就端桌,汤质煎鲜,香味浓郁,醋味喷香提神,尝上一口,面条细软,已充分吸收汤汁的鲜美,菱形蛋皮、白色葱花、鸡肉丝、猪肉丝、海带丝、黄花丝等臊子有进一步丰富这碗汤面。 面少汤多是旗花面的一大特点,一口气吃了三碗面,再喝上几口汤,整个人都觉得舒坦。你可别笑我吃得多,听老板娘讲,很多人一次要吃十几碗。

虽然只是一碗汤面,但每一道工序都十分考究,“汪、煎、清、稀、细、软、工”七个字要占全,"汪",就是油汪汪的汪,说的是汤要飘香;"煎",意思是要热,不能是温吞吞的;"清",是指汤要清亮,不能混浊;"稀",就是说汤要多,面要少;"细",是说操作的工艺考究,精工细做;"软",就是面片要软和,不能煮得过硬;"工",说的是面上桌的造型要好看。 “汤”以白条鸡、猪骨头熬出清汤,加入岐山香醋出头,以酸提味;“面”细如线条,讲究"薄、筋、光";臊菜,将鸡肉丝、猪肉丝、海带丝、黄花丝、蒜苗丝、姜丝等,用上等菜油入锅清炒;“造型”细瓷喇叭碗一只,面条5钱(一口可以吃掉),面条要整齐折叠放在碗内,上小下大,顶端夹上臊菜,红黄黑白,色彩分明。顺碗边浇上汤,再加少量熟菜籽油,红黄蛋皮和葱花便漂浮起来,看像一朵花,用筷子一挑,又像一面旗。人们概括为"挑起如旗,放下是花",故名旗花面。

你也许会问西北不是以粗犷著称,陕西的面条不是像裤带吗?怎么会有如此精致、讲究的旗花面呢?原来这旗花面属于宫廷美食,传说明孝宗年间,正宫娘娘得了一种怪病,茶饭不思,容颜消瘦,太医束手无策。御膳房有位厨师,农家出身,知道娘娘是山珍海味吃多了、营养过剩所致,他做了一碗酸汤细面条敬奉皇后。 当娘娘闻到酸香味,便有了胃口,一品尝,生津舒胃,越吃越爱吃,身体也就康复了。这位厨师作的就是旗花面。朝中有位官员康海,是弘治年间钦点头名状元,官居翰林院修撰。他是武功人,喜食面条,便让自己的厨师向御膳房的厨师学会作旗花面的方法。被罢官后,他带厨师回故里,于是旗花面便在武功流传开来。

旗花面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,在武功,许多农家妇女将旗花面作为待客的"硬菜",每逢婚丧嫁娶、重大节日,必定会上旗花面,本家的年轻小伙子还会比赛吃面,有些食量大的一次能吃二三十碗。许多外地游客来到武功,都要品尝这道美食。

捧着一碗历史悠久的旗花面,听一段故事,感受这道独特的美味,你一定会为酸香可口的旗花面叫好。一碗热气腾腾的汤面,在这寒冷的深秋,足以温暖两人的胃,心底也溢出满满的幸福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