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成都的声音:九里三分沿街叫卖的熟食品

分类栏目:首页>>石占学院

奇味涮烫制作工艺

记得“九里三分”的背街小巷,从早到晚都有小商小贩提兜挑担,沿街叫卖熟食品的。所谓“日以消耗千猪百羊万旦米”的成都,确也离不开这些肩挑背磨走东窜西的小贩,正因为这里人口众多,所以有着叫卖熟食品的市场。这种买卖既方便了群众一时的需要,也能赚钱维持自己的生活,所以不能低估了这类人对当时社会所起的作用。

为什么沿街叫卖的食品能够销售呢?那时的成都,大街不宽,小巷更窄,行人不多,车辆更少,这就减少了街面的污染。从时间上看,有的在早上卖,有的在晚间卖,有的又在上下午出售,这要从买主的需要出发:

早晨要数卖油膏的最早,他们提着或扛着浅边竹兜,沿街叫卖,且转茶馆供茶客作早点。莫看小小的油膏,样式不一,甜咸各异。有方块椒盐油膏、窝子油糕、和糠油糕、麻花、馓子、面筋等等...这些小贩是从油糕作坊里提出来的,卖后再给作坊结账。早上从锅里出来的油糕,有的软和,有的酥香,进口时还有余温,难怪老人们说,要买早晨的油糕。小贩说,做这行口要(喊得)勤;脚要(跑得)快,这真是卖油糕的商业经。

豆浆担子也是早晨挑出来。喝豆浆要配上用菜油炸成的面,与油条相似,其味绵软可口。因为豆浆是凉性,在热天中青年人很喜欢用来作早餐。

汤元担子虽然不是沿街叫卖,但在小街背巷,随处都有。他们摆在背风的地方,早上天不见亮,晚上天刚见黑就摆出来了,所以担子上要挂上油灯。

在贫民区的担子,汤元心子多半是红糖做的,块头大,价钱低,适合那里群众的需要;

在接近商业区的担子,就使用洗沙做心子,成本稍高,价钱也当然适中。一般舀汤元时滤水,再在碗里加点芝麻酱,白糖,吃起来可口。

摆在商业区的,要数北门火神庙的郭汤元。心子的名称多样:有黑芝麻的、玫瑰的、枣泥的...更将汤元搓成园形,椭园形,用来区别所包的心子。并将芝麻酱白糖,兑成碟子,一碗汤元配上一个碟子,自然就更可口了。

随走随摆的凉拌小菜摊。这是照顾生活简单遇到有饭无菜时,出卖饭桌上的下饭菜。小贩用大型提兜,装着切好的食品,带上调料,一边喊,一边走。一手提兜,一手夹座架,一遇买主架在街边,卖了起来;时而凭手抓,时而用称称。有拌大头菜丝、椒麻豆腐干、凉拌笋丝、家常豆腐乳...这些花钱不多,吃来顺口,适合下饭的小菜,很受一部分人欢迎。

一到黄昏,卖夜堂的店铺亮灯了,做工的收工了,学生放学了。这时的背街小巷叫卖熟食的小贩们,绑声铃响个不停;叫卖声此起彼伏,惹得多少人翘首以望:

人们最熟悉的要数马蹄糕了。它是用糯米磨成水粉,滤干后,经人工揉成软硬适合的糕粉,混上糖搓成椭园形,象马蹄之状,故名马蹄糕。卖者的前担放着有把的坦锅,下面放浅底碳炉,用竹签裹布蘸菜油抹在锅上,保持锅里有油,将糕烤熟,烤香。一直随卖随烤,随烤随卖。

妇女爱吃的香油卤兔。将卤成有味带色的兔子肉,宰成大块,任买主选择。本已抹过香油的兔肉,买成后再抹一次,这样就闻着香,吃着更香。